企业教练的和合之道 | 深度观点
在传统观念里,“教练”和“顾问”似乎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领域、两种服务,甚至有些管理顾问对教练技术“不屑一顾”,妄认为不过是由若干工具构成的“小技巧”、“小把戏”。但随着教练技术的风靡和影响力日增,大量的管理顾问也纷纷放下“高傲”的身段,融入到学习“教练技术”的潮流中。
就笔者观点,“顾问+教练”将成为管理咨询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。之所以有此判断,是基于目前管理咨询业所面临的诸多挑战。
打开“心结”,方能医治“心病“
在传统工业时代下,管理咨询业凭借对专业知识、工具的“垄断”而形成了基于“时间差”、“空间差”的商业盈利模式。但当移动互联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新月异,“世界工厂”以及“工业4.0”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,信息和知识被高效、廉价、快速且极大丰富地传播,“知”与“识”已不成为企业发展的屏障。
伴随着管理咨询行业的发展,客户也越来越“成熟”、“挑剔”、“精明”。传统基于方案传递、交付的模式越来越不能被客户所认可。
“咨询方案是否落地、执行?”
“客户企业的高管和专业人员是否发生思想观念和专业上的改变?”
“如何激发团队内部潜能,由内而外的让企业变革?”
“员工与企业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进行?方案的调适性及动态管理的平衡和兼顾?”……”越来越被客户作为衡量咨询价值的标准。
基于上述的变化,很多管理顾问囿于传统的模式和惯性而变得不知所措。
有的顾问“顾完不问”,给了意见、给了反馈,看到企业主在犹豫、怀疑、挣扎,最后给出一句中肯而专业的评语:“你自己决定,因为公司是你的!”但企业主更多会听到这句话背后的那句:“我只是顾问,不为企业未来负责。”如果回到教练的认知体系:“这位顾问也需要被教练,因为专业人士需要去有效支持企业家执行,而不是说这样的话去冲击客户。”
但其实,其中顾问也有他的迷茫和困惑,刨根溯源是因为传统管理顾问模式背后隐含的诸多假设:
第一、客户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,要直接给予方法、工具,因此顾问“独立”设计解决方案,并“平铺直叙”地传道、授业、解惑;
第二、顾问的责任是形成和传递解决方案,而不需要对“改变”和“结果”承担责任。
因此,面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,传统的管理顾问更应该将顾问和教练技术相互结合去支持客户,否则客户满意度下降,顾问提供的好方法也无法落地,用教练的方式帮助客户打开“心结”,用顾问的策略帮助客户解决“心病”,以最终达到支持企业家排出干扰去推行和执行改革,寻求企业真正的可持续健康发展。
企业教练的和合之道
不少顾问在转型,从旁观者到参与者,有人进入企业当高管,积极把自己想到的方法和企业家一起推进,支持企业团队去执行,从成果中享受自我价值,从成果中获得更多财务上的回报。 当顾问进入企业当成员一份子,顾问也需要教练技术这工具去洞察企业家及团队的状况,支持企业家发挥有效领导力,发挥团队潜力。
这时,顾问也需要自我教练或被教练,因为角色转变,他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、看事情的角度,之前是抽离者,客观地在外面分析其企业,不容易被企业的团队间的利益及情绪所干扰,当跳入企业内,自己也成为团队的一员,成为利益共同体的一员,客观性减少,而主观性提高了,难于中立,在推行自己建议的方法时,会容易偏离中立及跌入情绪干扰中,拉动不到企业内的团队,并且把自己成为问题之一,令方法无法、或有效实施,这时是教练可以陪同转型中的顾问去适应,去排除干扰,不忘初衷地推进自己带入的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于企业内。
有顾问成功转型,通过自己的领导力、影响力及不断学习企业营运特色,而不“同流合污”,没有被企业的“无效”文化所淹没,能把想法成为结果,成功融合团队,成为企业核心成员。
有人失败离去,无法做到知行合一而失落离开,被认为方法好,但水土不服,放不下自己的身段,带着挫败体会离开,有人成功转型后,选择离开企业,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去支持更多企业。
不同的结果都是顾问的成长经历,教练与顾问都是专业人士,各有所长,各自可以各䃼不足,不是互相对立。
教练技术是一种实战技能,需要“练中学”、“练中悟”。如果说顾问需要的是让人“知“的能力,那么教练则需要让人“悟”的能力。教练自己不生成答案,而是通过推动客户自己发现答案。所以,教练所需要的是推动客户内观的能力,包括倾听的能力、帮助客户区分的能力、提问的能力、回应的能力、总结复述确认的能力以及沉默的能力等等。而顾问恰好可以帮助客户弥补“知”的不足,有了悟性之后的知变得更丰富完整,具备了知之后的悟有能够与企业自身及实际发展融合得更贴切紧密。
教练与顾问就是这样在悟与知的交错之间伴随企业成长。任何一门技术的掌握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需要“勤学、苦练、及结、善悟”,坚持不懈,方有所成。
本文来自网络,仅用于学习分享,如涉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!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