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问教练中心

教练领跑品牌,拥有教练实体中心的专业机构,提供国际最前沿教练与领导力人才培养服务, 提供ICF(国际教练联合会)的ACTP 级课程, U Lab战略合作伙伴,引领U型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。

教练专业知识
大师原创作品
了解教练
企业教练
团队教练
教练技术应用
U型理论
教练行业资讯
美文赏析

团队教练的核心技能

导读

在最广泛的意义上,团队是一个特定群体,其成员技能互补,彼此承诺、相互负责,致力于共同使命和绩效目标,完成个体无法完成的工作。高效团队具备快速因应而变的能力,同时,激发信任、信心和追求卓越。

当今,越来越多的组织将团队作为提升生产力和组织有效性的手段。传统的模式是通过干预个体来提升团队绩效,简单说就是“改变个体,改变团队”。


毫无疑问,从局部入手达到改变全局的做法是一种有效的方式,但也有其局限性。团队教练则在认同个人影响团队绩效的同时,更加强调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对于个体的巨大影响作用。绝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体验并认同,团队士气高涨抑或低落取决于团队氛围和文化。事实上,团队教练要做的就是揭示存在的团队文化,使团队成员共同承担改变文化的责任,这是团队教练的精髓所在。


六大核心能力

作为一名团队教练,必须具备六大核心能力,这是建立团队文化、释放团队无限潜力的有力武器。


核心能力1:向团队揭示其所在系统的能力(Reveal the system to itself)


团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,具有自我调节功能、与生俱来的惊人创造力和丰富资源,结合追求卓越的强大动力,完全有能力去实现团队使命。


对团队施加影响,使其改变的一个简单方法是“照镜子”。作为教练,你实际是通过提出问题向团队揭示你对它的观察,如:


“这是我的观察,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?你们怎么看?是否还有其它 更加有效的方法?”

当教练充当“镜子”时,团队有能力认真思考其运作方式并做出选择。实际上,团队即系统本身一直处于“开启”状态,并按照其自身的方式运行。运行方式抑或很好,抑或很差,抑或不好不坏,当教练将这些无意识的行为或态度予以揭示并为大家所认识后,团队会据此展开行动。


核心能力2:关注团队所在场域能量水平的能力(Pay attention to the energetic field in which the team is operating)


俗话说:“说话听声,锣鼓听音”,其弦外之“声”“音”和蕴藏在行为背后的深层次涵义,从某种程度上说代表着团队的情绪、精神和态度。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:当你一走进会议室,与会人员无需说话,你就可以感知到会议的状况,参会人员所持态度,表达的个性与情感——兴高采烈或死气沉沉,都一览无余。能量场域本身也在表达情感,尽管用来描述情感的词语,比如困惑、痛苦、兴奋、高兴等常常无法确切表述其内涵,但人们却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情感的存在。


关注团队所在场域能量水平的能力是团队教练应具备关键技能之一。其中“关注”一词有深刻含义,代表着积极和主动。说出你的体验,跟着感觉走,无需顾忌对错,允许异议和方向调整,当下的感知即是能量场域。能量场域本身拥有大量宝贵信息,但由于其具有无形的特质,虽然人们的确能感知到它的存在,但却经常说不清,道不明。作为团队教练就是要直言不讳,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感觉,并鼓励团队成员做同样的事情。


核心能力3:强调和促进价值多元的能力(Highlight and develop Values Diversity)


价值多元是指对每个人的毎一个观点都表示出欣赏和接纳。要做到真正的欣赏与接纳,必须超越个人、个性和对方表述观点的能力。也许某人的观点只有些许意义,但就是这些许意义对于整个系统却有着重要价值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有价值的观点并不意味着必须实施,但可以将其整合,在更高、更广的层面进行思考和交流,从而做到对事物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。


核心能力4:倾听潜流涌动(Listen for undercurrents rising)


假如只关注个人层面,就很容易失去方向,陷于厘清个体想法和处理冲突的漩涡当中,疲于应对。而团队作为一个系统,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当中,在调整、选择和行动之间循环往复。因此,这里的倾听是指倾听团队系统本身,团队教练要能够觉察到能量出现变化的迹象与能量流动的方向。


当团队能够全面和系统地聆听每一个声音时,便会发生两件事情。


一、表达观点不再是个人的事情,而成为团队责任,团队成员不带任何评判,从容地将自身状态调整到与原叙述者同样的状态,做到身心合一。简单说,就是不持评判,博采众长,齐心协力,共创未来。在以上过程中,团队釆用系统认知方式,成功做到了以下两个转变:从关注个人立场转变到好奇和关注团队共同利益,从独行侠转变到团队共同行动的倡导者和践行者,团队因此而获益,变得更加强大。


二、提升安全感,激发创新力。在高绩效团队当中,强大的创造力是一个常态,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一个让大家感到安全的环境。事实上,团队与个人并无二致,面对变化时常感到无助和困惑,此时“一致”和“遵从”将占据上风,人们缄口不言,不同意见被掩盖,呈现出人尽皆知的浮于表面的虚假和谐。只有当整个团队统一起来,主动拥抱各种不同观点,才能打开更多的创新思路。


核心能力5:强化共同责任的能力(Reinforce co-responsibility)


如果没有采用团队系统观念,团队成员合作也只是具有不同个性人员之间的随意组合,最终成功与否被认为是团队负责人的责任,而与个人无关。如果两位团队成员无法共处和合作,严重影响了工作,同样大家也认为这要靠团队负责人或团队以外人员协助解决,所有人的想法是,这是团队负责人的事儿,与其他团队成员无关。


团队系统观点与以上想法不同,为了实现团队使命,团队成员必须共同承担责任,每个人都要对团队使命负责。作为团队教练,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将团队行动置于团队整体系统当中,建立和强化共同责任意识。


核心能力6:提升正能量,减少负能量的能力(Increase positivity, decrease negativity)


由历史和习惯长期形成的负面文化,导致团队总是在关注问题和错误,严重影响了团队的氛围,在这种情形下,虽然团队还是能发挥一定作用,但总是显得小心翼翼,担心做错什么,生怕所谓的“反馈”找上门来。


据著名学者约翰•戈特曼(John Gottman)研究发现,积极关系与负向关系之比为5:1,即每6个关系当中,就有1个关系为不健康的低能量关系。团队系统被关系毒素,如批评、讽刺、挖苦、指责、轻视和不敢直面冲突所危害,严重损害了团队信任、工作环境和团队生存的基本条件。当然,针对以上的解决方法非常简单和明了,即一旦发现便可釆用:共同觉察、取得一致、共同发现和揭示(不得抱怨),同时辅以认可他人优势和所做贡献的方式加以解决。


六项关键技术

教练技术不计其数,去芜存菁,以下6项关键技术尤为适于团队教练工作。


认可(Acknowledge)

认可是指出团队突出的特点和行为背后所反映的价值观。与表扬不同,表扬是认可使团队欣喜和自豪的成就。认可应简短、有力,集中于一个特点,否则其影响力将会减弱。例如:


这支团队非常乐观,即使面对挑战也是充满笑容。

这是一支态度开放,可以畅所欲言的团队。

这是一支行动力很强的队伍。

这是一只能够提出尖锐问题的团队。

出于关注度的问题,团队往往对自身特点了解不多,当教练指出其优势时,对团队会产生很大影响。同时,因为得到关注,往往会由此引发强烈的自豪感。


透明坦诚(Be Transparent)

勇于揭示真相,即使有可能导致不适、尴尬,甚至产生风波,推崇透明坦诚,让团队成员可以以诚相待。建议教练在有限的时间内,充分利用每次机会深入谈话的核心,这样可以加速对话的进程。


例如:你问了一个很长的问题,之后发现团队成员脸上堆满了疑问,能量明显减弱,显然刚才的问题有些令人不知所云。对此,你没有继续追问,而是表现得相当坦诚:


“似乎我问了一个不接地气的问题,请允许我再问一次”。

有时候,某一话题似乎一出现,团队就会立刻刹车,大家马上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上,只有一名团队成员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观察到这个现象后,你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:


“我注意到,一旦芭芭拉(Babara)提及与RCN公司要合并的事情,大家马上转移话题,这是怎么一回事儿?” 

你有时也可以简单明了,直抒胸臆。当感觉到团队谈话内容总是浮于表面,始终在重复着“过去的故事”,这时你可以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:


“似乎这个话题已经重复了很多次,哪些问题还没有涉及?哪些话还在心里没有说?”

正常化(Normalize)

在团队运作环境中,人们对事物的反应构成了当前的正常感受,因为无法解释清楚为什么会是这样,事实上团队会变得非常抵触和防御。仔细分析其深层次原因是担心被评判,团队教练应使用正常化手段将团队从历史原因中解放出來,让团队可以面向未来。从现在开始,做一些不同于以往的事情。


例如:某团队长期以来一直在无充分资源,几近不可能的工期下,承担几近无法完成的工作。你作为教练被引入协助解决这个问题。


可以想象得到,自教练会议开始,团队成员就开始轮番解释问题的原委,不是抱怨管理层和供应商,就是抱怨缺乏沟通,甚至是身心疲惫。作为教练,你应该意识到,团队成员发泄是必要的,但这么做真正原因是担心被评判。待团队成员发泄一阵子之后,可找到恰当时机,说出:


“在这种形势下,感受到压力,感到目标不现实,任何团队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有这样的感觉,这是人的正常反应。”


或者可以说:


“压力下,沟通不畅,没有办法,其实其它团队也有类似情况,这是正常现象。”

或者也可以这么说:


“重组和并购需要整合不同做事方法,引发了混乱甚至是危机,这是正常现象。”

交还予系统本身(Turn it back to the system)有时,帮助团队的最佳方法就是拿出自己的建议。但是,在团队教练的背景下,将挑战交还予作为系统的团队本身,意味着赋能给团队,让其自己找到答案,其实团队对于自身发展状况和文化比任何人都了解。



交还予系统本身实际上是激发团队创造力、体验和智慧的过程。由此,团队更有可能找到答案并对此承担责任,同时,这也是打造共同责任文化的方法。比如,当团队向你寻求答案时,你可以说:


“我可以给你些建议,但之前,我希望了解大家己经做了哪些尝试?哪些发挥了作用?”

“大家可以一起想想办法,相信会想到很多新点子!”

“在讨论解决方案之前,我们怎么会知道哪些方案不管用呢?有时,放下‘这个也不可以,那个也不可以’的想法可激发出很多新点子的。”

适时干预,适时而退(Spin and Fade)

教练旨在通过内涵丰富、真诚开放的对话(这种对话在组织内不太常见)达到预定目标。只要对话还在正常进行,除了集中关注之外,一般没有必要进行干预;如一定要干预,就必须要有目的,否则会打扰团队的交流。关注对话进展情况,一旦发现有卡壳或停滞不前的情况,教练应该适时干预,给予推动,这时可通过提出问题,给予认可,指出能量状态的方式。总之,应尽可能促使对话继续进行下去,有时候邀请一直保持沉默的成员发言也是一个好方法。


需要提醒的是,不可以同时展开多个话题,多主题对话如果同时进行,势必会失去主线,陷入混乱。坦白讲,无论教练此时做什么或说什么都会有一定效果,但应尽量简单明了,比如你可以说:


“其它呢?”

“还有谁有类似想法?”

“有不同意见吗?”

充满好奇(Be Fascinated)

除了做事的“术”之外,做人的“道”对于团队教练同样重要,教练方法作为干预手段,与其它方式最大区别在于其真诚的好奇心。以开放、询问和无评判为特点的问题可以打开对话的深度空间,通常以“什么”(What)开头的问题为主,例如:


“什么发挥了作用?”

“你一定注意到‘信任’的分数很低,其日常的具体表现是什么?产生了什么影响?”

“决策延误会导致什么?”

“团队的期望是什么?”

与“什么”(What)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以“如何”(How)开头的问题容易导向行动计划,因其具有终结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色彩,建议把“如何”的问题留在制订行动计划阶段使用。值得关注的是,不同类型的问题能给能量场域带来不同的变化。


教练的目标是进行更加开放、更加新颖、更有创造力甚至更具冒险精神的对话。在此过程中,我们建议和鼓励教练开启好奇、探索之门,进行坦诚的交流,直至被团队成员的谈话内容所深深吸引。


组织的追求永远只有一个目标:结果和更好的结果。为快速有效地达成目标,组织持续寻求新方法、新工具。团队教练从理念、干预方式到教练引导技术,创新性地为组织提供全新视野,协作组织实现既定目标,为员工营造出可以茁壮成长、蓬勃发展的良好环境。


本文来自网络,仅用于学习分享,如涉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!谢谢!